亞馬遜近日宣布將 “多渠道配送”(MCF)服務擴展至 Shein、Shopify 和沃爾瑪,讓三大平臺商家可通過單一履約體系完成揀貨、打包與配送。這一舉措在已覆蓋 eBay、Temu 等渠道的基礎上再進一步,為跨境電商行業的物流布局帶來顛覆性變化,也讓跨境電商物流的整合價值愈發凸顯。
當前跨境電商賣家普遍采用多平臺運營策略,亞馬遜的成熟流量、沃爾瑪的線下協同、Shein 的快時尚陣地、Shopify 的獨立站靈活性,共同構成賣家的核心銷售矩陣,但物流分散始終是痛點。此前賣家需對接多個物流商,庫存分散在不同倉儲體系,不僅操作成本高,還常因某渠道斷貨錯失商機。亞馬遜 MCF 的共享庫存池恰好破解此局 —— 賣家將貨物集中存入亞馬遜履約中心,即可同步支撐多平臺訂單,數據顯示接入后缺貨率平均降低 19%,庫存周轉率提升 12%。
針對不同平臺特性,MCF 提供了精準適配方案。Shopify 商家可直接在后臺綁定亞馬遜賬戶,實現訂單自動流轉與庫存同步,解決獨立站履約能力不足的短板;沃爾瑪商家則能通過集成商完成訂單自動處理,還可選擇無品牌包裝規避消費者認知沖突;面向 Shein 的專屬應用將于年底上線,適配其快時尚品類對時效的高要求,依托亞馬遜的當日達、次日達網絡提升配送效率。這種 “一倉發多平臺” 的模式,讓跨境電商物流從 “單點支撐” 轉向 “全域覆蓋”。
但機遇背后暗藏挑戰。過度依賴單一物流體系可能引發風險,若亞馬遜調整費用或限制權限,賣家所有平臺履約都會受影響。此外,多平臺銷售數據同步至亞馬遜,也讓部分賣家擔憂商業信息安全,盡管平臺否認數據濫用,但行業顧慮仍存。
亞馬遜 MCF 的擴容,本質上標志著跨境電商物流進入 “中立化、整合化” 新階段。對賣家而言,需在借力頭部物流網絡與保持供應鏈彈性間找到平衡 —— 可將核心品類通過 MCF 覆蓋主流平臺,同時保留部分庫存自主管控,降低依賴風險。
在多平臺競爭加劇的今天,跨境電商物流的整合能力已成賣家核心競爭力。亞馬遜 MCF 的擴展既是機遇也是考驗,而精準適配亞馬遜、沃爾瑪、Shein 等不同平臺需求的物流策略,才是跨境電商長久發展的關鍵。